客服电话:020-84419680 登录 注册

魏迎宁顾问:养老金融的发展需要跨学科专业人才的支撑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2日 发布者:管理员

微信图片_20230412093112.jpg



微信图片_20230412094708.jpg

魏迎宁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FAR养老金融规划师项目顾问




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从2000年,中国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是全世界老年人数量最多,老龄化进度最快,但当前老龄化程度不算最高,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老龄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其实,党中央、国务院极其重视老龄工作,也进行了战略部署。比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要积极应对,不是消极、被动应对。应对老龄化,需要采取很多措施,做很多工作,一方面是发展养老产业,如养老服务业(要建立养老设施,增加养老护理及陪护人员,提供旅居康养等服务),要有医疗保障,要生产老年用品,还要对原有一些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公交、无电梯楼房、老年版APP等)。另一方面就是养老金融,养老金融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二、养老三支柱的发展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2022年,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10.5亿人(城镇职工5.0亿人,城乡居民5.5亿人),这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基本养老体系,具有广泛性、普及性,但待遇不是很高。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2022年,企业年金的参加职工达2875万人,职业年金未公布参加人数,但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1.79万亿元。其中,从管理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数量、职工人数、资产管理数量来看,保险业都占了50%以上,保险业由于其专业服务占据了企业年金的大半壁江山。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第三支柱建设,发布了很多文件。比如,2017年6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59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运营安全稳健、产品形态多样、服务领域较广、专业能力较强、持续适度盈利、经营诚信规范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2023年,回头来看,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甚至可以说,差距还不小。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我们说缺少税收支持政策。2018年4月,财政部、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21年底,累计保单5.2万件,保费6.29亿元,发展并不尽人意。


2021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银保监办发〔2021〕57号)发布,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22年7月末,保单累计近21万件,保费约23.5亿元。没有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由于产品本身获得投保人的认可,反而发展的更快一些。


在养老金融机构改革方面,银保监会于2021年出台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养老保险机构坚守定位,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聚焦养老主业发展。同时,2022年银保监会批设了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定位于专业型养老保险机构。


2022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延优惠扩大到符合条件的所有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与商业养老保险相比,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公募基金发展迅速,都是近千亿的规模。金融机构“同台竞技”,保险业要有紧迫感。




三、养老金融的发展需要人才建设

发展养老金融,需要人才。通过刚才的项目宣传片,我们可以看到,CICE项目执行单位在教材开发、考试组织、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20多年的耕耘、打拼,积淀了深厚的基础。现在与时俱进,又开发了养老金融规划师,很有必要,意义重大,也影响深远。


养老金融规划师课程的开发,应该是以保险业为根基,但同时不要固守于保险,要有开放的心态,如果固守,发现最后就是什么都守不住。要积极进取,面向参与个人养老金融的各个业态的人员,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包括中介机构和灵活就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