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20-84419680 登录 注册

聚焦近代保险的萌生快长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8日 发布者:管理员

作者:范娟娟,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6月

以海上保险为中心的近代保险发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据记载,意大利伦巴第商人在1250年左右就开始经营海上保险,英文中的Policy(保单)就源于意大利文Polizza(承诺);但近代保险制度的成长发展则是在大航海之后的英国;某种程度上是世界贸易中心迁移的结果。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掀起了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大规模全球化浪潮,洲际文化圈界限第一次被打破,欧洲贸易空前扩大,海上保险也沿着贸易路线,由伦巴第商人自意大利经葡萄牙、西班牙的各大城市引入荷兰、英国、法国等大西洋沿岸城市,分散风险的海上保险原理也随之扩展到应对贸易和陆上的其他风险,比如死亡和火灾等,近代保险制度逐渐成型。

一、近代海上保险在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孕育成长

地中海很早就成为世界东西方交通和贸易的中心。11纪末,十字军东征以后,意大利商人控制了地中海地区贸易,形成了以威尼斯等地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贸易区“。为减少损失,精明的意大利商人借鉴古巴比伦和腓尼基商人分散风险的方法,开始尝试用“保险”机制抵御变幻莫测、损失可怖的海上风险。

有记载的最古老的“保险单”诞生在1347年,该保单目前仍保存在热那亚的国立博物馆。热那亚商人乔治.勒克维伦于1347年10月23日出立,承担“圣太.克勒拉”号(Santa Clara)商船从热那亚到马乔卡(Majorca)的航程风险。合同以书面形式记载”乔治.勒克维伦向圣太.克勒拉号船主借了一笔钱。船舶在安全到达马乔卡前,他必须承担风险并还款;如果船舶在6个月内安全抵达马乔卡,借款合同即告失效”。现实中,圣太.克勒拉号船长预先存了一些钱在乔治.勒克维伦那里,双方约定,如果6个月内圣太.克勒拉号顺利抵达马乔卡,这笔钱就归乔治.勒克维伦所有;否则乔治.勒克维伦将承担船上货物的损失。此外,合同还规定“在船舶变更巷道的情况下,合同无效。” 这张合同沿袭和完善了古巴比伦和腓尼基商人的做法,并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记录,船东和“保险商”都必须履行保险单中所列明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这份合同只是一种空买卖合同,没有写明保险商所应该承保的风险种类,并不完全具备现代保险单的基本特征,还不能说是一个现代形式的保险单。

37年后,1384年的隆冬,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比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这张保单由意大利比萨的一组保险人签发,承保了从法国南部阿尔兹运抵意大利比萨的四大包纺织品。在这张保单上,标明了明确的保险标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在其它责任方面,也列明了因”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突袭”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损失的保障责任。这就是保险史中所称的“比萨保单”,尽管承保人已无从考证,但它标志着近代海上保险制度终于诞生了,一个崭新的海上保险时代如旭日般开启。此后200年间,欧洲大陆各国进入了海上保险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近代海上保险在英国伦敦的快速发展

15世纪中晚期,英国开始崛起。作为英国海外贸易扩张物质载体的造船业和海运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之伴生的海上保险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有关英国海上保险的最早记录,是在王室海事法院案件卷宗中保存的一份署期为1547年9月20日的海险合同手抄复件。与此同期,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海险合同手抄附件,表明当时的海险交易已初具规模。

(一)伦巴第街时代

在伦敦皇家交易所成立之前,英国的海上保险业务多集中在伦巴第街(Lombardy Street)一带。伦巴第街交易市场是一个大型露天广场,由意大利伦巴第人经营,每天的上午和下午两个特定时段集中进行商品和各类信用交易,实际上是当时伦敦的金融中心。英国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于伦巴第街的海险交易市场。

(二)皇家交易所时代

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是一个商品交易所,是英国商人和伦敦民众不断抵制伦巴第商人和伦巴第街的产物,英国王室首先将海上保险交易引导至皇家交易所内进行。皇家交易所始建于1566年,位于伦敦康希尔商业街中心,由爱国商人、皇家商业代理人托马斯.格雷沙姆爵士(Sir Thomas Gresham)发动集资所建。1571年1月23日,伊丽莎白女王视察该交易会所,将其命名为“皇家交易所”,鼓励、倡导伦敦商人来此进行交易。1574年,伊丽莎白女王批准了设立保险和经营海上保险的法案,由伦敦皇家交易所内设立的保险商会(保险局)专门办理保险单的登记并代为解决保险纠纷。保险局的海险监管制度产生了多重正向效果,触及了现代保险业的基本交易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和损失赔偿原则,极大地推动了海上保险单的标准化。

但可惜地是,皇家交易所毁于1666年伦敦大火,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丧失了为金融保险产品提供交易场所的功能,海险交易活动则分散于各个咖啡馆内。即使在1669年重建后,也没有恢复此前作为伦敦主要海险交易市场的地位。而这期间,位于伦敦塔街的劳埃德咖啡馆集中了越来越多的海上保险商。

(三)开启劳埃德巨星时代

1688年,英国商人爱德华.劳埃德(Edward Lloyd)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塔街开设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咖啡馆,位置邻近海关、海军部、港务局等机构。为招揽客人,劳埃德先生向客人提供有关船舶、货物的航运行情和国际贸易、法律、天气等方面的信息,并于1696年9月出版了一份单张双面印刷小报《劳埃德新闻》,每周出版3期,重点报道海事航运消息,并刊登要求在劳埃德咖啡馆内进行拍卖船舶的广告。《劳埃德新闻》共发行了76期,到翌年2月23日,因报道议院的活动失实引起纠纷而被停刊。小报虽中途夭折,但咖啡馆却凭借这张小报,成为伦敦人公认的权威海事消息传播中心,逐渐成为承保海上保险的重要场所。劳埃德先生一定想不到,这间起初以卖咖啡为主的小馆日后将在英国现代保险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海上保险发展过程中,一度也催生了人身保险。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为了减少损失,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做货物进行投保,后来船上的船员也可投保。如遇到意外和死亡,由保险人给予经济补偿。

   三、近代火灾保险在英国伦敦的催生与快长

14世纪海上保险的兴起,使人们看到运用“大数法则分散危险”的曙光,并很快将此原理运用到对付火灾风险中去。15世纪,在北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就已成立了以保障遭遇火灾的财产为目的的互助共济团体。但近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是在伦敦大火之后发展起来的。

1666年的伦敦大火从9月2日肆虐到5号,约1.5平方公里的地区起火,吞噬了1/6的伦敦,几乎摧毁了当时伦敦泰晤士河以北80%的地区, 13200余户住宅、包括圣保罗大教堂的87座教堂及皇家交易所等知名建筑化为灰烬,损失1000万英镑,7万多居民无家可归。

大火不但促使了伦敦城的重建,还催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伦敦牙医尼古拉斯.巴蓬(Nicholas Barbon)于大火之后参与了城市重建,并从1667年开始,承接小规模的火灾投保。13年后,巴蓬和其他3位志趣相投的人筹资4万英镑,用之前积累的经验和客户正式在皇家交易所内成立了火灾保险所(fire office),提供火灾保险费率表和保险单据。在收费标准上,巴蓬采用了按房屋危险情况实行差别费率的方法,规定木结构房屋较砖泥墙结构的房屋保费应增加一倍。这是现代火灾保险差别费率的起源,从而使巴蓬享有了“近代保险之父”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巴蓬还创办了伦敦有史以来由保险公司控制的第一支消防队。为了提高保险公司消防队的效率和作用,巴蓬又发明了金属质地的火险标志,钉在保户房屋外面的墙上。一旦发生火灾,保险公司消防队在火灾现场,就能迅速地识别出客户的房屋,从而优先施救快速灭火。火险标志的发明不但促进了火灾保险公司火险业务的进展,还积极推动了公共消防事业的诞生。1833年,各保险公司所属消防队合并为消防总队,1886年,消防总队归属伦敦市政府管辖,即伦敦消防队的前身。

伦敦大火之后,保险思想深入人心,近代火灾保险也从此逐渐发展起来。原先单一经营水险的保险公司也纷纷兼营火险业务。这支浩浩荡荡的火灾保险队伍,终于开创了保险业务的新领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