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20-84419680 登录 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3日 发布者:管理员

作者:范娟娟,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导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保险业在大湾区建设发展中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对湾区内的中资保险企业而言,湾区建设中的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值得中资保险企业提前作出长远思考。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协同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17次提到“保险”,就意味着保险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其在产品、服务、资金、人才、监管等领域将获得很大的协同创新探索空间。所谓协同创新,就是要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通过构建一体化市场实现创新要素的最大限度整合。长期来看,这种协同创新下的一体化市场构建所带来的总体福利改善将会远大于总体福利损失;但对于参与一体化市场构建的任何一方而言,市场构建过程中的一体化也像一把双刃剑:机遇下隐藏着挑战,挑战中又蕴含着机遇。当前,内地保险企业对于保险市场一体化的态度已从害怕、防御境外保险企业竞争转为看到、甚至期盼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但如何将隐含着的变革成本损失转化为长期发展的福利收益,值得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作出前瞻性思考。

思考一:大湾区建设战略走向赋予保险业何种历史使命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成熟湾区经济体有3个,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纵观这三大湾区的发展,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湾区经济的一体化。湾区内,市场是统一的,商品、服务、人员、资本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以供湾区内各经济主体共同享用。湾区经济一体化,使得三大湾区快速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体制革新的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首个“大湾区城市群”,是继上述三大湾区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湾区经济体,经济体量巨大,核心城市如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的国际化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准,在土地储备、经济增速、科技创新以及交通网络等方面具有明显比较优势,是四大湾区中最具经济活力的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2022年,要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为实现这些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就需要有更高程度和层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过程中势必也要加速加快提升一体化水平特别是市场的一体化水平,规避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以整体经济体形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层面的竞争发展。

金融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领域。根据《纲要》规划,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保险作为金融服务的一部分,注定要向保险市场一体化迈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将进一步强化,“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将持续有序推动,“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境内设立经营机构的区域将不断放开,甚至对“港澳在金融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等。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纵观世界上一体化实践最成功的欧盟,为实现保险市场的一体化,从1964年发出第一代开放再保险市场指令起,一直到2000年第四代保险指令止,才基本完成保险市场的一体化建设。现在的湾区发展更像是55年前欧共体的市场一体化,对于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而言,这也许才是与港澳保险企业甚至是海外保险企业真正同台竞技的开始。

思考二:市场的一体化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果是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各经济主体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各经济主体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利益,从而实现湾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将逐步实现跨越政体界限的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将会带来什么?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他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比如旧金山湾区内的硅谷,因已形成的高科技研发优势,在聚集世界级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方面就有先发优势。马太效应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调节资源利益的自发机制,对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具有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它能极大地刺激区域中行业领先者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从消极方面看,又会造成弱小经济体发展所需的资源流失,从而滞缓发展速度。在湾区建设中,马太效应可能会在多维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市场机会占先、技术进步、人才流动、资本聚集等,从而在湾区内一体化市场建设中拉大经济个体的差距。

一是产业联动下的强强联合可能涌现。湾区经济的一体化就意味着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会局限在政体边界之内,而是更为开放发展,甚至是跨越国家边界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的分工与优势。湾区内的核心企业或竞争力强的企业势必会选择在产业链上对外拓展,通过强强联合达成产业协同的聚集效应,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而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而言,要实现与强势资源的合作就更加困难。

二是并购(M&A)重组可能风起并购(    Mergers & Acquisitions)重组无疑是实现企业规模化和效率快速提升以及扩大已有优势的有效途径,在优化资金与技术配置、开拓新领域、实现规模经济、提升资本效率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多样化经营理论等都已从不同理论角度论证了并购重组的市场价值;在实践中,并购重组也早已成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并购重组早已是风起云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保险企业的毛利率空间可能会被逐步放松的价格管制等市场开放政策不断挤压,作为行业领导者的保险企业将在市场上巩固地位,也许会优先采用跨境兼并接管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规模有限且经营效率低下的保险企业则可能难逃很快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思考三:湾区一体化建设战略走向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对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而言,湾区的一体化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一是湾区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面临风险多,这不但为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发挥防灾减损、损失评估等风险管理功能提供更多的发展全方位风险保障产品的创新空间,也为保险资金参与湾区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了空间。

二是香港的国际融资平台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多对外金融资源融通的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汇集了众多国际金融专业人才。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对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意义重大,更为重要的是境内企业可利用规范的香港融资市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香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游戏规则和具体做法,融入到国际经济大家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三是港澳的科技创新优势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机遇。香港、澳门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代金融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等方面极具优势,是湾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与28个国际组织发起成立了“全球金融创新网络”,目的也是为了共同构建健康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这对于吸引高端创新要素在湾区内的集聚,促进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与国际高端创新技术保持同步意义重大。

尽管存在很多机遇,但挑战也非常严峻,甚至可以用危机来形容。仅从保险业法人机构量、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来看,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与港澳特别是香港地区的保险机构就存在明显差距。截至2018年底,深圳、广州的保险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27家、5家,而香港为161家;深圳、广州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030亿元人民币、1127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为3790亿元人民币;深圳、广州的保险赔付支出分别为257亿元人民币、270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为1257亿元人民币。在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境内中资保险企业是否会遇到行业领跑企业马太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聚集障碍?是否会被强强联合排除在产业链重构布局之外、甚至是否会被领跑企业兼并重组?这些危机看似遥远但仍需警惕。对比境内中资保险企业,港澳保险市场竞争虽已趋于饱和,但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势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助推优势仍然存在,需要境内中资保险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加以应对。

一是来自港澳保险企业先进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挑战。香港保险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全亚洲拥有最多保险企业的地区,已形成了成熟的保险市场体系,经营管理水平比内地保险市场高;比如理赔效率较高,香港保险行业普遍实行的是“严进宽出”的做法,核保较严格,索赔相对简便,在香港获赔保单件数占索赔保单件数之比能达到98%。加上香港既活跃又理性的金融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也为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提供了机会。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新增保单保费收入来自内地居民的比例,在十年间已由6%激增至25%。

二是香港保险业的外部发展环境给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多提升自身服务空间的压力。香港的保险政策环境是要激发保险企业想法设法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自觉性而不是投机取巧。比如香港的税率几乎是全球最低的。在香港,企业利润在200万港元以内只需缴纳8.25%的“利得税”,超出200万港元部分的利得税税率则为16.5%;香港不征收间接税和流转税,且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才必须在香港课税,不征收利息税,亏损可无时间限制地不断结转,直至全部由将来所赚取的利润抵销;香港与全球40个税务管辖区签订全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避免了双重征税。澳门税收也很简单,企业在60万澳门元以下的利润豁免“企业所得补充税”,超出该金额的利润征收12%的企业所得税。

在香港地区,保险业的行业管制少,但违法成本高。香港保险监管的目标是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和促进保险业的整体稳定。在1983年《保险公司条例》的基础上,香港地区建立了一个健全的保险体系和监管制度,采取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级监管模式。保险业监理处奉行灵活自由的监管原则,较少管制保险公司的条款费率、产品定价、市场行为,而主要抓的是公司偿付能力、信息披露、内控治理等环节。但香港地区保险行业的法律体系健全,对许多保险违法行为,香港地区的法律均将其定性为犯罪并规定了包括监禁在内的刑事责任,违法成本高,威慑力更大。

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果不能在湾区一体化建设中抢占先机、借势而上,则有可能陷入被动

思考四: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何用好一体化建设这把双刃剑

众多区域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一体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最常见、也是最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引致或加大区域内不同经济体的发展差距。这意味着,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在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调控港澳保险企业的“马太效应”,使其温和适度,一方面要直接学习和利用先进企业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减少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承接港澳保险机构的转移服务,借助外力直接攀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湾区建设涉及多座城市,人口众多、产业集中,在建设中必然要面对诸如自然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众多传统风险,还会面临市场波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新型风险, 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必须要认真研究这些新的风险管理需求,发挥保险业的独特优势,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要重视科技赋能。当前,世界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促使社会发生重大转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表明,这种转变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像200年前电力彻底颠覆人类世界一样,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技术冲击后,更为专业的保险技术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保险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科技将进一步释放保险的活力,推动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为其在支付手段创新、产品形态演变、风险管理提升等方面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助力转型发展。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关键的。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再一次印证了“人力资本”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实现一体化进程中的自我提升,必须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并创建完善的机制来激发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四是要关注保险产品跨境互认和标准互认。《纲要》首次提到“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目前,香港地区保监局正研究支持香港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为大湾区消费者提供服务。广东与香港地区保险业界也正在推动尝试两地保单互认的可能性。对此,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应高度关注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类衔接点,先从港澳保险业的服务转移入手,尽快完成规则衔接、标准互认等具体工作。

“湾区经济”概念自 20 世纪末提出以来,湾区已逐渐发展成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但相比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天然统一整体的境况,“一国两制三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更为复杂,这使得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也更富有挑战性。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何在湾区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思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